輸電電力設施安裝技術要點
輸電電力設施的規范化安裝是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基礎性工程,其技術要求涉及多個領域。以下是主要技術要點:
一、安裝前準備
1. 現場勘察需包含地形測繪、地質分析及氣象參數收集,重點檢測土壤電阻率、地下水位等參數
2. 施工圖紙應通過電力設計院審核,特別注意桿塔坐標定位、導線弧垂參數等關鍵數據
3. 設備材料進場驗收需檢查絕緣子憎水性、金具鍍鋅層厚度等指標,使用力矩扳手抽檢螺栓預緊力
二、基礎施工規范
1. 桿塔基礎采用C30以上混凝土,配筋率不低于0.6%,澆筑時需控制塌落度在160±20mm
2. 掏挖式基礎開挖需采用防護支撐,成孔垂直度偏差≤1%
3. 混凝土養護周期不少于28天,冬季施工應采取加熱保溫措施
三、設備安裝工藝
1. 桿塔組立采用分段吊裝法,使用經緯儀實時監測垂直度(偏差<0.3%)
2. 導線展放時張力控制在額定拉斷力的18-25%,間隔棒安裝間距誤差≤±1.5%
3. 絕緣子串組裝需采用扭矩扳手緊固,M16螺栓預緊力矩應達到80N·m±5%
四、調試與檢測
1. 完成直流電阻測試(三相不平衡率≤2%)和介質損耗測試(tanδ≤0.5%)
2. 進行工頻耐壓試驗(1.5倍額定電壓持續1分鐘)
3. 繼電保護裝置需完成整組傳動試驗,動作時間誤差≤30ms
特別注意事項:
- 帶電區域作業必須保持小安全距離(110kV≥1.5m)
- 導地線壓接需使用經校驗的液壓機,壓接后需進行探傷
- 接地裝置施工后實測接地電阻值應滿足R≤0.5Ω
本安裝流程遵循GB 50233《110kV~750kV架空輸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》,所有工序應留存完整的質量驗評記錄。關鍵節點須經監理工程師旁站驗收,確保工程實體質量符合設計標準。
電纜探傷與修復知識
電纜探傷與修復是確保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。**電纜探傷的常用方法:** 主要包括絕緣電阻測試、時域反射法(TDR)、局部放電測試和紅外熱像法等幾種手段,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檢測人員確定故障點的位置及.. 全文
輸電電力設施的安裝相關介紹
輸電電力設施安裝是構建現代化電網的環節,其技術要求高、流程復雜,需統籌規劃、嚴格施工與科學管理。以下為關鍵環節概述:### 一、前期規劃與設計安裝前需結合區域用電負荷、地理條件及環保要求進行系統性規劃.. 全文
電纜探傷與修復相關介紹
**電纜探傷與修復技術概述** 電纜作為電力傳輸與信息通信的載體,其安全運行至關重要。然而,長期使用、環境侵蝕或機械損傷可能導致電纜絕緣老化、導體斷裂或局部放電等問題,需通過探傷與修復技術保障其可靠.. 全文
高壓設備安全用具試驗檢測相關介紹
高壓設備安全用具的試驗檢測是確保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。這些安全用具,如絕緣棒、絕緣手套和靴子等通常采用膠質、瓷質或電木制成,其性能易受溫度、濕度及臟污影響而降低,因此定期的檢測至關重要。一般來說.. 全文